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公募基金一季度表现:科技“大放异彩”,资金仍爱ETF
来源: 证券之星      时间:2023-04-17 19:53:07

中小型投资者若是想要开始投资,许多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就算拥有强大技术和投研资源辅助,他们相对机构投资者的优势也并不明显,不过通过公募基金进行投资能够部分弥补这一点。因为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不少公募基金具有先进的投资理念,它们也可以进入一些中小投资者几乎无法接触的产品和市场,但它们对于中小客户更加“友好”。根据统计,在有可比数据的公募基金当中,绝大多数的申购起点已经低于1000元,其中1419只的申购起点甚至不到1元,其他投资产品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资料图片)

在可以“花小钱办大事”的情况下,通过公募基金分散配置资产,对于投资者无疑优势多多。

(按照已公布申购起点的基金数据整理,左栏单位元人民币,右栏单位只,基金数量以不同代码计算)

那么,在已经过去的2023一季度,哪些基金能让市场投资者“眼前一亮”?市场又对哪些基金产生了兴趣?

股基整体表现强劲

在对数据整理之后可以发现,虽然A股2023一季度反复震荡,但与之相关的基金仍然集体跑赢大市,取得了亮眼的回报。按投资类型计算,在剔除货币基金之后,一季度净值增长率打平或跑赢沪深300(上涨4.63%)的公募基金共有3351只,其中可以投资A股的基金超过3000只。进一步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这3000多只基金当中接近60%是偏股混合及灵活配置基金,纯股票型基金只有不到400只。

考虑到偏股混合基金在配置A股的权重上最低可以做到60%,灵活配置基金甚至可以低到0%,一季度能获得这样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比起至少配置80%A股仓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来说,它们在调仓时会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除此以外,考虑到一季度欧美地区多家金融机构相继退场对市场造成的信心冲击,不少QDII和商品型基金也发挥了避险作用。

(按照已公布一季度表现的基金数据整理,基金数量按不同代码计算。以下统计时均剔除货币基金)

科技基金很“吃香”

但如果将视角切换到基金的业绩排名上,情况将发生很大变化,因为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居前的基金当中,被动和增强指数型的基金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有不少还与市场热炒的题材有关。以一季度净值增长率排名前50的基金为例,这当中有31只基金属于指数型基金,其中有29只基金是被动指数型基金。从名称上可以发现,这些表现居前的基金当中,有不少都涉及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这些概念在一季度都录得了不错的表现。

事实上,大量科技类基金一季度表现居前,或许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公募“害怕错过”的心理,财联社在报道基金纷纷追捧AI概念时就曾经引用市场人士的观点指出,AI“买了不一定被套,不买会失业”,抛弃新能源、消费、医药,调仓到AI似乎已成为基金获取收益的捷径。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表现居前的基金当中,还出现了纯债基金的身影。但小编在核对之后发现,这些纯债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均公告称遭遇大规模赎回,而按照现有的监管规定,这些大规模赎回带来的赎回费都将计入基金财产,这可能是导致净值大幅波动的原因之一。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黑底白字代表发生大额赎回的纯债基金)

市场资金“自有看法”

不过,虽然科技类公募表现热火朝天,但市场资金对此似乎并不感冒,它们的操作还是集中于传统的ETF。

在对有可比数据的基金整理之后可以发现,一季度不论是市场份额增加还是减少排名前20的基金,几乎都是被动基金,其中挂钩港股互联网和科技板块的ETF尤其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甚至出现了单季度净增加逾100亿份的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只挂钩传统指数的宽基ETF份额都出现了数十亿份的减少,其中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50挂钩的ETF这一点尤为明显。

合理推测,传统宽基ETF和板块ETF在份额上出现如此明显的反差,可能与市场的风格轮动有一定关系,因为基金份额居前的酒、光伏、半导体等板块大多属于顺周期,在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可能更具弹性,市场自然有追逐的动力,当然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基金经理有话说

当然,对于所负责基金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基金经理们自然最有发言权,他们也对后市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截至一季度末,首批公布一季报的中庚基金丘栋荣所管理的5只基金股票仓位均超过92%,其中有基金的股票仓位更超过98%。丘栋荣表示,基于股权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权益资产估值仍处于低位,因此积极配置权益资产,保持了较高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并积极配置港股。他同时指出,A股上涨带动了整体估值水平小幅提升,但各类估值指标仍较低,并且随着企业盈利见底回升,权益资产机会大于风险。

至于国投瑞银基金的施成则是在多只基金中重仓新能源行业,虽然有个别基金一季度出现超过5%的亏损,但基金份额并没有明显变化。对于未来的走势,施成认为,2023年全年的行情可能更趋于成长风格,后续行情的演绎有可能实现虚实切换,具有业绩的成长股将迎来机会。

责任编辑: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